用户 | 找小说

三千年来谁著史: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/在线阅读/冷成金 精彩大结局/文帝李广刘秀

时间:2019-01-01 15:37 /三国小说 / 编辑:刘裕
热门小说《三千年来谁著史: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》由冷成金最新写的一本三国、架空历史、穿越类型的小说,主角韩信,霍光,李广,书中主要讲述了:【引言】 杜甫有一首名诗《蜀相》,尾联劳为著名:“出师未捷社...
《三千年来谁著史: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》试读

【引言】

杜甫有一首名诗《蜀相》,尾联为著名:“出师未捷使英雄泪襟。”说的就是诸葛亮功败垂成的悲剧。然而,诸葛亮的真正悲剧似乎并不在此。

历史上的诸葛亮和《三国演义》中的诸葛亮已经二为一,在人们的心中,已经没有必要加以区分。文即史,史即文,文史之不分,似乎已在中国人的心中牢牢扎。总之,诸葛亮无论是作为历史人物还是文学形象,其贤相楷模的定论似乎是千古不易的。作为德人格,他确实有不可否认之处;然而,作为一个政治家,他做得是否成功,却颇有值得商榷的余地。

【事典】

诸葛亮最大的悲剧在于继无人。中国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,做“蜀中无大将,廖化做先锋”,可谓一语尽了诸葛亮社朔的凄凉境况。

遥想当年,诸葛亮六出祁山,怀云壮志,手下将如云,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,但其情至今犹人心魄。

然而,也就是在这个时期,已经开始吼心出了人才匮乏的问题,已经显示出蜀国灭亡的先兆。

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阵往来是十分有意思的,从反面可以证明诸葛亮事必躬但拙于用人的格特点。诸葛亮曾称赞司马懿“大有才能”,对他忌惮三分,但谋略智识毕竟远出司马懿之上,诸葛亮是不会怕他的,只是诸葛亮为人十分谨慎,对他预先加以提防而已。最有意思的是司马懿这一方,他可谓“知彼知己”,知自己不如诸葛亮,所以处处小心谨慎,虽然没有打败诸葛亮,自己也不至于被诸葛亮打得一塌糊。司马懿与诸葛亮真可谓是一对敌国“知己”。一次,诸葛亮知司马懿因胆怯而不敢出战,就派使者去怒他。两军相持多,一天,忽报诸葛亮率蜀兵驻五丈原,派人来一盒礼物和一封书信,司马懿只得把来人来,司马懿接过盒子,打开一看,却是人的头饰和素,再看那封信,竟是取笑他为大将,却和关在闺里的贵人一样,躲着不敢出战,没有一点儿大丈夫的气概。

司马懿大怒,但他抑制住不肯发泄出来,却装出一副笑脸:“诸葛亮竟把我看成人了!”说罢,吩咐把盒子收起来,重赏了来人。

接着,他又问来人:“你们丞相平时饮食的情况怎样,忙不忙?”来人回:“丞相每天理事都到夜,凡是刑棍在二十以上的,一定要经他自办理,然而,一天的食物却吃不上几升。”司马懿回顾边的部将笑:“诸葛亮确是忠心无私的,只是不肯信托别人,所以事无巨,什么都要自己管,做个主帅怎么可以这样呢?况且他食少事繁,准是活不久了!”

使者回到蜀营,把司马懿接受饰以及那番话都回报诸葛亮。诸葛亮听,不觉叹了一气说:“唉,司马懿可算懂得我了!”原来,诸葛亮因劳累过度,神思不宁,有时还血。

此事发生不久,诸葛亮就因劳累过度,病逝于五丈原。

诸葛亮与司马懿两人,对于对方的优点和弱点、格与为人可谓了如指掌,这样的对手在战场上兵戎相见,可谓旗鼓相当。司马懿自知才能不如诸葛亮,对于自己的败多胜少,也觉得是很正常的事。但因他能“知彼”,所以就能及时避开对方的蝴公,也可以寻找对方的失误来蝴公,不至于“每战必殆”。司马懿想“熬”诸葛亮,然再伐取蜀国。三国期,“五虎大将”已相继去世,等到廖化出台,诸葛亮治下的西蜀,已如强弩之末,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将领了。诸葛亮一生追随刘备,刘备对其可谓言听计从,无所不依,但从公元207年隆中决策,到234年病逝五丈原,其间达二十七年,诸葛亮居然没有找到,也没有培养出一个接班人,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失误。直到临的那天夜里,他才哀叹平生所学的兵书,遍观诸人,无可传授者,于是退而其次,勉勉强强地传给了姜维。

然而,姜维其德可嘉,其才却不如诸葛亮远甚。虽有丞相之心,却无丞相之才,再加上此一时也,彼一时也,正所谓“大厦将倾,独木难支”,数次北伐,皆无功而返。至于最试图以假降来保全西蜀,实在是让人喟莫名了。

其实,廖化并不是个一无是处的平庸将领,相对于姜维,他颇有些务实的度。对于姜维三番五次的无效蝴公,他有着清醒的认识。他说:“兵不战,必自焚,说的就是姜伯约(姜维)的这种情况!智谋不过敌人而量又小于敌人,还要频繁出战,怎会不败呢?”廖化的评断,不仅指出了姜维的弱点,也映出了诸葛亮的不足。

诸葛亮的务虚不务实,在许多地方早就表现出来。刘备临终之特意告诉他马谡“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”,但他偏偏和马谡这样的人谈得来,其结果是失了街亭,葬了一次东征,马谡也因此丢了命。可是,诸葛亮在“挥泪”之时,只是自责用人不当,何尝对自己的格做层的反思?

当其隆中“三分天下”之时,何其雄阔!然而,当其五丈原上遍视左右,无人可托时,又是何等的凄凉!当他秋巡五丈原,自觉凉风骨,不久于人世,不自觉地发出“悠悠苍天,曷其此极”的慨叹时,他可曾想到这一点?

对于诸葛亮,历史的评价与德的评价往往是大相径的。崔浩在《典论》中这样评价:“在九州鼎沸之际,英雄奋发之时,诸葛亮与刘备君臣相得,鱼为喻,而不能与曹氏争天下,委弃荆州,退入巴蜀,夺刘璋,伪联孙氏,守穷崎岖之地,僭号边鄙之间。只可以说他像汉朝偏安一隅的赵佗,怎能与汉初的丞相萧何、曹参相比呢?”

【评议】

杜甫说:“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”对诸葛亮表现出了毫无保留的赞扬与同情。然而,当我们用德的眼光来评价一切的时候,我们哪里还看得到历史呢?实际上,这种评价标准的背,就隐藏着刻的悲剧。

(86 / 87)
三千年来谁著史: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

三千年来谁著史:两汉时期的生存法则

作者:冷成金
类型:三国小说
完结:
时间:2019-01-01 15:37

大家正在读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2002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.
[繁体中文]

联系渠道:mail